堪布赤诚罗珠讲授
内心诽谤或欺侮,以及扰心三上师,
诸罪门中此最重,是故彼者初宣说。
善逝教言明取舍,上师已说自了知,
若其轻毁行逆品,则成违教二条也。
若嗔总远近内友,恨嫉欺侮等三条。
若思众生离诸乐,内心舍慈四条也。
非时若以染污心,故意泄精于众生,
舍发菩提心五条。若谤寻道外道宗,
以及入道声缘宗,大道大乘宗六条。
非器非圆非仪轨,失毁畏深五者前,
若密传说违七条。欺侮诋毁使生苦,
五蕴五佛即八条。基道果性本清净,
生疑牵引即九条。虽具降服十怨力,
不伏仁慈即十条。分别衡量有无事,
离名等义十一条。不利引诱不护心,
具三信众十二条。资具受用誓言物,
应时不依十三条。称快正后面讥毁,
总分智女十四条。
内心诽谤或欺侮,以及扰心三上师,
诸罪门中此最重,是故彼者初宣说。
善逝教言明取舍,上师已说自了知,
若其轻毁行逆品,则成违教二条也。
若嗔总远近内友,恨嫉欺侮等三条。
若思众生离诸乐,内心舍慈四条也。
非时若以染污心,故意泄精于众生,
舍发菩提心五条。若谤寻道外道宗,
以及入道声缘宗,大道大乘宗六条。
非器非圆非仪轨,失毁畏深五者前,
若密传说违七条。欺侮诋毁使生苦,
五蕴五佛即八条。基道果性本清净,
生疑牵引即九条。虽具降服十怨力,
不伏仁慈即十条。分别衡量有无事,
离名等义十一条。不利引诱不护心,
具三信众十二条。资具受用誓言物,
应时不依十三条。称快正后面讥毁,
总分智女十四条。
第一条:也是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对金刚上师不能生嗔心,不能诽谤金刚上师。在密乘本来有六种上师,在这里主要指重要的三种上师,一是给自己灌过任何密乘顶的上师。在密乘二是讲大幻化网等续部的上师;三是赐窍诀的即讲大圆满之类修法的上师。在密乘里这叫三大恩师,在密宗里再三要求在没有依止上师之前应该首先要观察抉择,观察好后再依止。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否则犯第一条戒。这也是十四条戒中最严重戒。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的话,想忏悔以后也没办法忏悔。这是因为密宗的忏悔方式是依靠金刚萨垛之类的本尊或依靠一种坛城,而观想时将本尊及坛城的主尊的本体就是要观想为自己的金刚上师,现在已将金刚上师抛弃了,也就没办法忏悔了。并且从此传承也就间断了,如果这个人再去传法的话,所传也全都成为非正法,清净的传承就间断了,从他以后每代的传承就都是不清净的传承,后人再修再求也得不到任何成就。密宗里特别是要着重传承,着重于从金刚手到根本上师之间这些传承的清净。如果在此间有一个人犯戒主要是犯此条戒的话,传承从此就受污染,后面修这些法的众生也得不到任何成就。所以在密宗里能否得到成就的主要因素就是对金刚上师的有无信心的差别。对金刚上师有上等信心就能得到上等的成就,有中等信心就能得到中等的成就,如果有下等的信心他也就能获得一个下等的成就;若根本没有信心的话,他就根本得不到成就。所以对金刚上师不能诽谤,不能生嗔心,不能起邪见。如果在自己不清净的现象外现时,也许会生起邪见,这时要将这些都看作自己的过失,要看金刚上师是真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过失,这些都是我业力的现象,不论在实际上是否是金刚上师的过失,在修行时都必须这样做。因为要依靠金刚上师成就,不这样生起信心的话就没办法成就。如果要想得到成就,就必须这样观想。在见到金刚上师的任何行为、见解有过失而生起邪见时都要这样对治。但在没有接受灌顶、没有听法前不用这样,而应先观察,若有过失的话就是他的过失,不用将他的过失看作自己的过失,这时就可以不依止他。在《大幻化网》灌顶后他的续部的颂词就是有二种誓言,一条是关于金刚上师的戒,第二条是密乘不往外传。本来《大幻化网》中有很多其它的戒都没讲,却只讲了这二条,可见其特别重要,此中金刚上师的戒更重要。
第二条:是诽谤佛法和金刚上师的吩咐。比如在佛经里讲的戒定慧三个学处的戒中,佛说需要做的就去做,佛说不能做的就不去做,这样按佛所说取舍,否则如果释迦佛虽说不能做,而自心想做了以后不会有过失,去做的话就犯第二条戒。
第三条:是金刚道友的戒。本来不论何宗派所有学密乘的都叫金刚道友,对他们最好别生嗔心。但生起嗔心的话这也不是最严重的过失。若生起嗔心以后吵架、打架、打骂金刚道友的话犯第三条戒。这条很容易发生,对此应该特别小心。人若在一起,如果全是圣众的话不会产生矛盾,若不是圣者是平凡人的话,不论在家团体、居士团体还是僧众,往往就会产生一些矛盾,以此就引起要打架、吵架。其中在同一金刚上师前受灌顶或同一坛城里受灌顶的叫近金刚道友,近金刚道友之间如果生嗔打架、吵架的话就不像是对一般的金刚道友而特别严重。所以咱们在这一次、前一次和将来会一起受很多灌顶,人与人在一起永远不生一点矛盾、不生一点嗔心是不易做到的事。如果心里生起嗔心的话最好口不能骂,手不能打。如果因为咱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能力太强无法控制而犯戒的话,就要立即互相忏悔,最好在犯戒的四小时之内忏悔,否则时间越长就越严重。如果从吵架起四小时之内忏悔很容易,犯戒也不是很严重。若过一天一夜、一个月、一年、二年,就越来越严重,过了三年后,再忏悔的话,就不能完全清净。过了三年后若依靠金刚萨垛的修法等忏悔方式忏悔的话,也许以后不会堕地狱,但这一世就没法再受密乘戒,不能再参加任何灌顶,如果他人不知道,自己就去参加的话,这个灌顶对自己不但没有好处,而且又造了一个很严重的盗法罪,所以密乘戒非常严重,犯后应立即忏悔。
第四条:是对众生失去了慈悲心,主要是慈心。比如今天和一个人吵架或打架,这时就生起这样一个念头,这个人从现在起世世代代当中我能够度他的话也不度,这个人若堕地狱里我会很满意的话,叫做失去慈心。不用对所有众生,只要对任一众生生起这样念头立即就破第四条戒。此戒是属心所造不用身口去做,以前世世代代所受灌顶现在就是已没有了,只要心里一想就立即犯戒,就要马上忏悔,忏悔后重新受灌顶。而第三条仅心里生一嗔心的话还不算完全犯戒,手还要打、口还要骂才算完全犯戒。身口所做的这些犯戒在什么时候做完说完立即就犯戒。仅是心作的话,四小时之内还不算犯戒,若在四小时之内忏悔的话,以前的戒还没有破,不用重新受灌顶。若身口已做, 在四小时之内也很容易忏悔,但在忏悔完了以后要重新受戒。
第五条:是对一切众生舍弃世俗菩提心,先是自己发愿度一切众生成佛,但以后又以各种原因不想度众生或不想成佛,生起我从现在起不度众生,或是众生很难度我不想度众生了,或佛果很难得从现在起我不想成佛的念头,犯此戒。
第六条:是诽谤他人的教派。比如作为宁玛派觉得红教的见解、行为等各方面都是很了不起、很殊胜。其他所有教派都不是这么殊胜,而且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过失。若这样想并给别人讲的话就犯第六条戒。如果是为了度化一些特殊众生的需要有很大的方便的话,如讲不犯戒,否则以嗔心或贪心这样讲的话就为犯戒。
第七条:是密乘里所讲的这些很秘密的行为和见解不能随便公开,否则就犯此条。如果对根本没有受灌顶的人讲的话,不论他是否生邪见都为犯戒,另外对以前得到灌顶而现在不想学密宗退回去的人也不能讲,如果他又生起信心再入密宗受灌顶的话可讲,第三种是对虽受戒也非退回,但是犯戒后不愿忏悔的众生不能讲。
第八条:是口不能诽谤自己的身体,没有必要时不能让这个身体受苦。在这里不能误解。本来在显宗里说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不清净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也说人的身体集中了三十六种不清净的物质,而这里是以胜义谛的见解说一切法是清净,万法是佛的坛城,这样的话我们的身体也应该是佛的坛城,应该是清净的,这是密宗的见解。若反对这个见解,说人身怎么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清净的,五蕴不会是清净的,五,蕴是四谛里的苦谛,也是集谛,应该断除,这样究竟执着的话是一种犯戒。也不能误解,不能让身体受不必要的苦,为了修法、为了解脱,吃苦不是过失。有过失的是有些外道觉得这个身体毁灭了之后就再也不用流转于轮回里,而在四边烧四堆火和空中的太阳合称五种火,在五种火当中把自己的身体烧焦火供,和没有必要时砍掉自己的手足、手指等行为犯此条戒。而为了修法受八戒,过午不食、断食等苦行不属犯戒。修法时一点不吃苦就能解脱的是上等根基,他从无始以来就积累了很多资粮,有很多福报,所以此生就不必吃苦就可以成佛。而对于初期学佛的人和似咱们一类的人以前就没有福报,现在又不增福就这样像国王一样坐着的话,以后就会越来越下堕而没法成佛。所以为了学法吃苦是应该做的事。本来咱们从无始劫来为了世间的圆满毫无意义地失去了无数的身体、吃了无数的苦,同时还种下了一种很恶的种子,这个种子再成熟是我们还要继续吃苦。如果我们为了修行能够吃这些苦,为了追求世间法在一生中所受苦的话就能得到解脱,这是在续部里讲的。我们现在为学法吃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以前就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越吃苦,苦还越长越无边,现在我们为法若能吃很小的苦就可以清净在地狱里很长时间所应受的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误解此条。
第九条:是对密宗生起怀疑。密宗在基道果等方面都讲了一些很深奥的见解。比如讲了一切法都是清净,众生也是佛等。对此若不能理解,而想若这样那为什么要解脱?为什么要学道?或讲密宗里虽然这样说,但是一种不了义的事,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实际上不是这样,是不清净的,这样生气邪见或怀疑就犯第九条戒。我们应当观想密宗里讲了一切法是清净是空性,虽然咱们现在没有体会,没有达到这个界限,还没有证悟这个密宗的最究竟见解。但是密宗里的一个密义,是佛菩萨所说的,即使我不知道,这也一定会是真正的,一定是了义的,只是我自己还没证悟。
第十条:此条戒平凡的众生不会犯。因为密宗里有九种众生不是一般的度法而是依靠愤怒的方法度化。比如对众生有很大的害处,对佛法有很大坏处的众生,如果以其它方式根本没法度化时,这些瑜伽士暂时依靠愤怒的方式度他。从外表上看就是以禅定的能力杀死他,但实际上不是杀而是度这个众生。因为任他这样造业的话,他将永远不能从轮回的苦海里出来,再说对众生对佛法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瑜伽士、大持明者就以愤怒的方式强迫度化让他往生佛的清净刹土,使他不能继续造业,以后也不用堕地狱里。如果这个成就者不能让他往生净土的话就不允许杀死这个众生。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密宗也不强迫你这样度这个众生,所以我们不会犯戒。现在我们发愿,愿我们很快就能将很恶的这些众生以这种方式度化就可以了。
第十一条:此条戒密宗里与中观里讲的相似,说一切法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但有的人不理解而说密宗虽然是这样讲的,但这是不了义的,实际上一切法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一切法如果是空性的话怎能成佛?因果的关系怎能建立?而生起这样的邪见说一切法不空,则犯此条。
第十二条:此条戒是伤害众生的心,这个众生不是一般的众生而是指对密宗有信心的这些众生,伤害他们的心,伤害就是有一种伤心的方式。如他如果求法求密宗方面的法,在没有什么违缘,没有其他原因,没有其他必要,在传法等的一切条件和因缘都具备的情况下,不传法而说恶语、粗语伤他的心,使他对密宗失去信心的话,就犯第十二条戒。
第十三条:是不接受密宗的甘露等法器。在密宗里有五甘露、五肉、天灵盖等很多特殊的法器。如果对其生起邪见,如对酒肉执着为很不清净的饮料和食品,执着天灵盖是人的骨头是一种很不清净的东西,所有就不敢用,不想用,不想接受这些,觉得这些很肮脏,是不能接受的东西的话,就犯此条。对此也应详细了解,否则会产生误解。这是因为酒肉等这些在现象上讲的话就是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但在本性上酒肉与我们觉得比较清静的蔬菜等一样都是清净的,在胜义谛当中讲的话一切法都没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如果执着酒肉等不管在名言中还是胜义谛当中它们究竟的本性是不清净的即犯戒。密宗里不是首先就教咱们初期学密宗的饮酒吃肉,而且也不允许饮酒,不用吃这些肉。五肉有马肉、象肉、虎肉等佛在世时印度一般人不会将这些肉做食品的,这些叫不清净的肉,而修行到一定层次的瑜伽士为了打破自己的清净和不清净的分别心,就专门使用这些。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也不能打破。我们在名言中就可以分别也应该分别,清净的就是清净的,不清净的就是不清净的,磕头行善等应该做的就做,不应做的杀生邪淫等就不应做。若说一切是清净就什么事都做的话就是堕金刚地狱的一个重要因缘。现在咱们不能用,也不应该用五肉甘露,现在我们在秘密灌顶时有一些经僧众加持过用药材做的甘露丸,吃这个代表五肉五甘露,但我们心里要知道一切法在本性上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再发愿我现在不能受用这些,祝愿我很快就能够接受这些密宗的殊胜法器及甘露,祝愿我的这些分别念很快就能够打破。如果现在就用的话,这不但不是密宗的行为而且是犯戒。所以会供时有酒有肉,但不能喝,只要用手指在酒里沾一下,作一个饮酒的动作就可以,如果饮酒的话,无论是会供还是其他情况就是犯戒,这样就可以免犯密乘戒,也可免犯别解脱戒。
第十四条:是不能诽谤空行母。因为空行母中有金刚亥母、度母等的化身,所以就不能总共诽谤空行母。诽谤时如果空行母听到就是犯戒。没有听到的地方说一点不属犯戒。对这些空行母生嗔心说她们的过失以后,她们知道就犯戒。
前面的十四条戒不论是幻化网,大威德,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而是一切无上密乘共同的戒律。不犯此十四条犯其他戒的话不是没有罪过,但马上忏悔能够清净,若犯这十四条戒的话就比较严重。但密乘戒不像别解脱戒犯后就不能再受,而是如果没有超过三年,在三年之内忏悔,可随意再受。我们就这样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现在咱们得到了密乘戒如果不护持的话就不会得到解脱,咱们在无始以来造了很多业,现在就总结一下,从早晨起床到现在这一天中全都是恶业犯戒的话,就立即忏悔,并发誓今天我浪费了许多人生还造了很多业,但我明天绝对不能这样做。如果恶业较少行善较多的话就随喜自己的功德,今天我做的较好,有意义,明天我还要这样做。每天当中就这样观察。得到灌顶若犯密乘戒的话,不但今生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又种下了一个更严重的罪过,要堕地狱里住很长时间。但最后我们得此灌顶还不是没有意义。当他在金刚地狱里将很严重无边无际的痛苦受完之后就立即由金刚手这位愤怒金刚来度化,就再不用流转,成佛时也不像显宗,而是立即成佛。如果没有得到灌顶的话,这个众生的轮回就是没有边际。不论怎么讲,得到灌顶就是有意义。
第二条:是诽谤佛法和金刚上师的吩咐。比如在佛经里讲的戒定慧三个学处的戒中,佛说需要做的就去做,佛说不能做的就不去做,这样按佛所说取舍,否则如果释迦佛虽说不能做,而自心想做了以后不会有过失,去做的话就犯第二条戒。
第三条:是金刚道友的戒。本来不论何宗派所有学密乘的都叫金刚道友,对他们最好别生嗔心。但生起嗔心的话这也不是最严重的过失。若生起嗔心以后吵架、打架、打骂金刚道友的话犯第三条戒。这条很容易发生,对此应该特别小心。人若在一起,如果全是圣众的话不会产生矛盾,若不是圣者是平凡人的话,不论在家团体、居士团体还是僧众,往往就会产生一些矛盾,以此就引起要打架、吵架。其中在同一金刚上师前受灌顶或同一坛城里受灌顶的叫近金刚道友,近金刚道友之间如果生嗔打架、吵架的话就不像是对一般的金刚道友而特别严重。所以咱们在这一次、前一次和将来会一起受很多灌顶,人与人在一起永远不生一点矛盾、不生一点嗔心是不易做到的事。如果心里生起嗔心的话最好口不能骂,手不能打。如果因为咱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能力太强无法控制而犯戒的话,就要立即互相忏悔,最好在犯戒的四小时之内忏悔,否则时间越长就越严重。如果从吵架起四小时之内忏悔很容易,犯戒也不是很严重。若过一天一夜、一个月、一年、二年,就越来越严重,过了三年后,再忏悔的话,就不能完全清净。过了三年后若依靠金刚萨垛的修法等忏悔方式忏悔的话,也许以后不会堕地狱,但这一世就没法再受密乘戒,不能再参加任何灌顶,如果他人不知道,自己就去参加的话,这个灌顶对自己不但没有好处,而且又造了一个很严重的盗法罪,所以密乘戒非常严重,犯后应立即忏悔。
第四条:是对众生失去了慈悲心,主要是慈心。比如今天和一个人吵架或打架,这时就生起这样一个念头,这个人从现在起世世代代当中我能够度他的话也不度,这个人若堕地狱里我会很满意的话,叫做失去慈心。不用对所有众生,只要对任一众生生起这样念头立即就破第四条戒。此戒是属心所造不用身口去做,以前世世代代所受灌顶现在就是已没有了,只要心里一想就立即犯戒,就要马上忏悔,忏悔后重新受灌顶。而第三条仅心里生一嗔心的话还不算完全犯戒,手还要打、口还要骂才算完全犯戒。身口所做的这些犯戒在什么时候做完说完立即就犯戒。仅是心作的话,四小时之内还不算犯戒,若在四小时之内忏悔的话,以前的戒还没有破,不用重新受灌顶。若身口已做, 在四小时之内也很容易忏悔,但在忏悔完了以后要重新受戒。
第五条:是对一切众生舍弃世俗菩提心,先是自己发愿度一切众生成佛,但以后又以各种原因不想度众生或不想成佛,生起我从现在起不度众生,或是众生很难度我不想度众生了,或佛果很难得从现在起我不想成佛的念头,犯此戒。
第六条:是诽谤他人的教派。比如作为宁玛派觉得红教的见解、行为等各方面都是很了不起、很殊胜。其他所有教派都不是这么殊胜,而且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过失。若这样想并给别人讲的话就犯第六条戒。如果是为了度化一些特殊众生的需要有很大的方便的话,如讲不犯戒,否则以嗔心或贪心这样讲的话就为犯戒。
第七条:是密乘里所讲的这些很秘密的行为和见解不能随便公开,否则就犯此条。如果对根本没有受灌顶的人讲的话,不论他是否生邪见都为犯戒,另外对以前得到灌顶而现在不想学密宗退回去的人也不能讲,如果他又生起信心再入密宗受灌顶的话可讲,第三种是对虽受戒也非退回,但是犯戒后不愿忏悔的众生不能讲。
第八条:是口不能诽谤自己的身体,没有必要时不能让这个身体受苦。在这里不能误解。本来在显宗里说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不清净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也说人的身体集中了三十六种不清净的物质,而这里是以胜义谛的见解说一切法是清净,万法是佛的坛城,这样的话我们的身体也应该是佛的坛城,应该是清净的,这是密宗的见解。若反对这个见解,说人身怎么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清净的,五蕴不会是清净的,五,蕴是四谛里的苦谛,也是集谛,应该断除,这样究竟执着的话是一种犯戒。也不能误解,不能让身体受不必要的苦,为了修法、为了解脱,吃苦不是过失。有过失的是有些外道觉得这个身体毁灭了之后就再也不用流转于轮回里,而在四边烧四堆火和空中的太阳合称五种火,在五种火当中把自己的身体烧焦火供,和没有必要时砍掉自己的手足、手指等行为犯此条戒。而为了修法受八戒,过午不食、断食等苦行不属犯戒。修法时一点不吃苦就能解脱的是上等根基,他从无始以来就积累了很多资粮,有很多福报,所以此生就不必吃苦就可以成佛。而对于初期学佛的人和似咱们一类的人以前就没有福报,现在又不增福就这样像国王一样坐着的话,以后就会越来越下堕而没法成佛。所以为了学法吃苦是应该做的事。本来咱们从无始劫来为了世间的圆满毫无意义地失去了无数的身体、吃了无数的苦,同时还种下了一种很恶的种子,这个种子再成熟是我们还要继续吃苦。如果我们为了修行能够吃这些苦,为了追求世间法在一生中所受苦的话就能得到解脱,这是在续部里讲的。我们现在为学法吃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以前就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越吃苦,苦还越长越无边,现在我们为法若能吃很小的苦就可以清净在地狱里很长时间所应受的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误解此条。
第九条:是对密宗生起怀疑。密宗在基道果等方面都讲了一些很深奥的见解。比如讲了一切法都是清净,众生也是佛等。对此若不能理解,而想若这样那为什么要解脱?为什么要学道?或讲密宗里虽然这样说,但是一种不了义的事,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实际上不是这样,是不清净的,这样生气邪见或怀疑就犯第九条戒。我们应当观想密宗里讲了一切法是清净是空性,虽然咱们现在没有体会,没有达到这个界限,还没有证悟这个密宗的最究竟见解。但是密宗里的一个密义,是佛菩萨所说的,即使我不知道,这也一定会是真正的,一定是了义的,只是我自己还没证悟。
第十条:此条戒平凡的众生不会犯。因为密宗里有九种众生不是一般的度法而是依靠愤怒的方法度化。比如对众生有很大的害处,对佛法有很大坏处的众生,如果以其它方式根本没法度化时,这些瑜伽士暂时依靠愤怒的方式度他。从外表上看就是以禅定的能力杀死他,但实际上不是杀而是度这个众生。因为任他这样造业的话,他将永远不能从轮回的苦海里出来,再说对众生对佛法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瑜伽士、大持明者就以愤怒的方式强迫度化让他往生佛的清净刹土,使他不能继续造业,以后也不用堕地狱里。如果这个成就者不能让他往生净土的话就不允许杀死这个众生。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密宗也不强迫你这样度这个众生,所以我们不会犯戒。现在我们发愿,愿我们很快就能将很恶的这些众生以这种方式度化就可以了。
第十一条:此条戒密宗里与中观里讲的相似,说一切法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但有的人不理解而说密宗虽然是这样讲的,但这是不了义的,实际上一切法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一切法如果是空性的话怎能成佛?因果的关系怎能建立?而生起这样的邪见说一切法不空,则犯此条。
第十二条:此条戒是伤害众生的心,这个众生不是一般的众生而是指对密宗有信心的这些众生,伤害他们的心,伤害就是有一种伤心的方式。如他如果求法求密宗方面的法,在没有什么违缘,没有其他原因,没有其他必要,在传法等的一切条件和因缘都具备的情况下,不传法而说恶语、粗语伤他的心,使他对密宗失去信心的话,就犯第十二条戒。
第十三条:是不接受密宗的甘露等法器。在密宗里有五甘露、五肉、天灵盖等很多特殊的法器。如果对其生起邪见,如对酒肉执着为很不清净的饮料和食品,执着天灵盖是人的骨头是一种很不清净的东西,所有就不敢用,不想用,不想接受这些,觉得这些很肮脏,是不能接受的东西的话,就犯此条。对此也应详细了解,否则会产生误解。这是因为酒肉等这些在现象上讲的话就是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但在本性上酒肉与我们觉得比较清静的蔬菜等一样都是清净的,在胜义谛当中讲的话一切法都没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如果执着酒肉等不管在名言中还是胜义谛当中它们究竟的本性是不清净的即犯戒。密宗里不是首先就教咱们初期学密宗的饮酒吃肉,而且也不允许饮酒,不用吃这些肉。五肉有马肉、象肉、虎肉等佛在世时印度一般人不会将这些肉做食品的,这些叫不清净的肉,而修行到一定层次的瑜伽士为了打破自己的清净和不清净的分别心,就专门使用这些。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也不能打破。我们在名言中就可以分别也应该分别,清净的就是清净的,不清净的就是不清净的,磕头行善等应该做的就做,不应做的杀生邪淫等就不应做。若说一切是清净就什么事都做的话就是堕金刚地狱的一个重要因缘。现在咱们不能用,也不应该用五肉甘露,现在我们在秘密灌顶时有一些经僧众加持过用药材做的甘露丸,吃这个代表五肉五甘露,但我们心里要知道一切法在本性上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再发愿我现在不能受用这些,祝愿我很快就能够接受这些密宗的殊胜法器及甘露,祝愿我的这些分别念很快就能够打破。如果现在就用的话,这不但不是密宗的行为而且是犯戒。所以会供时有酒有肉,但不能喝,只要用手指在酒里沾一下,作一个饮酒的动作就可以,如果饮酒的话,无论是会供还是其他情况就是犯戒,这样就可以免犯密乘戒,也可免犯别解脱戒。
第十四条:是不能诽谤空行母。因为空行母中有金刚亥母、度母等的化身,所以就不能总共诽谤空行母。诽谤时如果空行母听到就是犯戒。没有听到的地方说一点不属犯戒。对这些空行母生嗔心说她们的过失以后,她们知道就犯戒。
前面的十四条戒不论是幻化网,大威德,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而是一切无上密乘共同的戒律。不犯此十四条犯其他戒的话不是没有罪过,但马上忏悔能够清净,若犯这十四条戒的话就比较严重。但密乘戒不像别解脱戒犯后就不能再受,而是如果没有超过三年,在三年之内忏悔,可随意再受。我们就这样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现在咱们得到了密乘戒如果不护持的话就不会得到解脱,咱们在无始以来造了很多业,现在就总结一下,从早晨起床到现在这一天中全都是恶业犯戒的话,就立即忏悔,并发誓今天我浪费了许多人生还造了很多业,但我明天绝对不能这样做。如果恶业较少行善较多的话就随喜自己的功德,今天我做的较好,有意义,明天我还要这样做。每天当中就这样观察。得到灌顶若犯密乘戒的话,不但今生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又种下了一个更严重的罪过,要堕地狱里住很长时间。但最后我们得此灌顶还不是没有意义。当他在金刚地狱里将很严重无边无际的痛苦受完之后就立即由金刚手这位愤怒金刚来度化,就再不用流转,成佛时也不像显宗,而是立即成佛。如果没有得到灌顶的话,这个众生的轮回就是没有边际。不论怎么讲,得到灌顶就是有意义。